大家的教风是“教人求真”。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追求什么,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。陶行知先生毕其一生,致力于对这一问题的探索。直到逝世前的1946年,他才用十分精辟的语言概括出答案——“教师的职务是‘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’”。陶先生认为,“教人求真”关键在一个“真”字上。教人做真人,就是要培养有真常识、真本领、真道德的人。教师要履行“教人求真”的职责,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:
第一,追求真理,反对虚伪。在陶行知看来,“教人求真”就是引导学生追求真理,了悟真理,心地诚恳,反对虚伪。所以,陶行知自始至终都在勉励教育同人要“追求真理,爱护真理,抱着为真理、为国家、为人类服务的精神”;第二,教人求真,求取真知。陶行知主张要用科学的精神在做上去求知识,他最忌讳的是玄想、武断、尽信书、盲从。他说:“大家无论研究什么学科,总要看一个明白,想一个透彻,多发些疑问,切不可武断盲从”;第三,培育真人,献身真理。陶行知把“智、仁、勇”作为“真人”的标准,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真理、为真理献身的大丈夫气概,拥有广博的真常识、真本领,为人民大众谋福祉的真才干。
在教人求真上,陶行知先生为大家作出了光辉的榜样。1940年,他的次子陶晓光想进成都无线电修造厂,厂里规定必须要有中等学校毕业证书,可是陶晓光没有,于是就写信向重庆育才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要了一张毕业证书。陶行知先生知道后,马上发电报要儿子把证书寄回,并捎去一封语重心长的家信,教育晓光决不要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,要弃虚务实,谆谆告诫他“宁为真白丁,不做假秀才”。
陶行知先生提出的“教人求真”可谓言近旨远,意蕴深厚。今天,大家把“教人求真”四个字确立为教风,就是因为它对当前的教育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,值得晓庄的全体教职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躬行践履。
首先,大家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“真人”。如果培养真人的人本身不具备真人的条件,他就不可能塑造出真人。因此,要使学生成为热爱真理、为真理献身的人,教师就应当有“真知灼见”,“肯说真话,敢驳假话,不说谎话”;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,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;要培养学生成为立志改革和创造的人,教师就应当有眼光,有胆量,有“敢探未发明的新理”的“创造精神”和“敢入未开化的边疆”的“开辟精神”。
其次,大家要在与学生共学、共事、共修养中教人求真。常识经济时代,教师与学生相互为师、互相学习尤为重要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,为人师表,“以教人者教己”:要学生做的事,教职工要躬亲共学;要学生守的规矩,教职员工躬亲共守。只有教职工与学生“共甘苦、共生活、共造校风、共守校规”,并且成为“共学、共事、共修养”中的榜样,“教人求真”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。
再次,大家要在所有学校教育活动中秉承“培育真人”的精神。学生的身心发展是由德智体、知情意等多种成分构成的相互渗透、相互制约、相互作用的整体。“教人求真”不只是某一学科教师的职责,而是所有教职工的共同职责。因为常识和品行分不开,思想与行为分不开,做人与做事分不开,学科教育与德育分不开。
最后,大家全体教职工都要以“爱满天下”的教育情怀和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献身精神,在教学做统一中倾心培育真人,努力以真知去引领学生,以真情去感染学生,以真善去熏陶学生,以真爱去感召学生,因为只有真知才能引领真知,只有真情才能唤发真情,只有真善才能培育真善,只有真爱才能激发真爱。
教人求真,培养真人,是教育的永恒目标。让大家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“教人求真”思想,永远走在贯彻实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“科教兴国”战略的前列。